更新时间:2019-01-02 23:12:15
封面
版权信息
序
前言
第一篇 初期的岁月
第一章 不断探索
第二章 空气动力研究室
第三章 “喀秋莎”扬名
第四章 喷气科学研究所
第一节 研究所的组成
第二节 首枚火箭升空
第三节 步履蹒跚
第五章 来自德国的挑战
第六章 战时的默默无闻
第二篇 筹备建军
第一章 对德技术争夺
第一节 夺取波兰试验场
第二节 争夺德国境内基地
第二章 对德技术复原
第一节 从无到有
第二节 在德主要苏联专家介绍
第三章 火箭部队建立
第四章 最初的装备
第一节 P-1的诞生
第二节 由1到2
第三节 中程导弹的出现
第四节 扬格利的首个作品
第三篇 初建成军
第一章 进入核时代
第一节 第一代战略核导弹
第二节 秘密部署在德国
第二章 新军种诞生
第三章 扬格利的杰作
第四章 洲际导弹诞生
第一节 紧张的筹备
第二节 高调亮相
第三节 余音不绝
第四节 勉为其难的重担
第五章 新型洲际导弹
第一节 命殒发射场
第二节 担当重任
第六章 孤注一掷
第一节 部队扩编
第二节 争夺桂冠
第三节 阿纳德尔行动
第七章 从地面转入地下
第八章 积极的探索
第一节 P-9A的努力
第二节 切洛梅的加入
第三节 固体导弹的尝试
第四篇 进一步发展
第一章 预包装技术的采用
第二章 固体推进剂与多弹头
第三章 提高机动性
第四章 主导的作用
第五章 达到平衡
第五篇 进入巅峰
第一章 第三代导弹
第一节 迎击还是还击
第二节 群星荟萃
第三节 末日的反击
第二章 不幸的机动战略导弹
第三章 轨道弹道导弹
第六篇 谁与争锋
第一章 “白杨”亮相
第二章 恐怖的核导弹列车
第三章 逝去的“流星”
第四章 《中导条约》
第一节 中短程导弹的较量
第二节 中导问题由来与条约的签署
第五章 从联盟到解体
第一节 崩溃前的大国
第二节 第二阶段核裁军
第七篇 岁月艰辛
第一章 由盛转衰
第一节 无奈的现状
第二节 镇国重器
第二章 新的改组
第三章 导弹太空防御部队
第一节 发展过程
第二节 部队编成
第四章 旧貌还是新颜
第八篇 走入新世纪
第一章 由军种到兵种
第二章 新的挑战
第一节 独挑大梁
第二节 推陈出新
第三章 再铸雄师
第一节 新的变化
第二节 “边界”的登场
第三节 目前的状况
第四节 走向未来
附录一 苏(俄)战略火箭军历任司令
附录二 苏(俄)导弹型号一览表
附录三 主要部队介绍
附录四 苏(俄)战略火箭军历年实力(1960-2000)
附录五 苏(俄)地面战略导弹主要设计单位介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