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14 16:00:55
封面
版权页
作者简介
自序
1 选题依据
1.1 技术理论的落后是我国短跑运动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系统把握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机制是短跑技术最佳化的基础
1.3 深入认识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机制是科学的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需要
2 理论与方法的背景
2.1 运动技术研究的学科分野
2.1.1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2.1.2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
2.1.3 运动生物科学研究
2.2 运动训练学视野下的运动技术研究
2.2.1 运动技术概念的界定
2.2.2 运动技术(能)的分类
2.2.3 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2.2.4 运动技术的动作要素
2.2.5 运动技术的影响因素
2.2.6 运动技术评价的方法
2.3 运动生物力学视野下的运动技术研究
2.3.1 运动技术生物力学分析的原则与层次
2.3.2 运动技术生物力学研究的内容
2.3.3 运动技术生物力学研究的方法
2.3.4 运动技术生物力学研究的方法学发展特征
2.4 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基础和专项力量研究
2.4.1 肌肉力量(muscIe strength)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分类
2.4.2 力量产生的生物力学基础
2.4.3 专项力量研究
2.5 小结
3 研究现状
3.1 短跑的运动学研究
3.1.1 直接动作技术描述量
3.1.2 肢体运动学变量
3.1.3 小结
3.2 短跑的动力学研究
3.2.1 短跑的支撑反作用力研究
3.2.2 短跑的逆向动力学研究
3.2.3 小结
3.3 短跑的专项力量研究
3.3.1 对短跑运动肌肉活动特征的研究
3.3.2 对短跑关键技术环节的研究
3.3.3 对短跑的生理特征、外力特征与肌力特征的研究
3.3.4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研究
3.3.5 小结
4 研究目的、假设、内容和创新点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内容
4.4 创新点
5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方法
5.2.1 文献资料法
5.2.2 专家访谈法
5.2.3 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分析法
5.2.4 系统分析法
5.2.5 数理统计法
5.2.6 灰色关联分析法
6 结果与分析
6.1 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学趋势
6.1.1 不同水平运动员途中跑单步整体运动学特征
6.1.2 不同水平运动员支撑阶段肢体运动学分析
6.1.3 不同水平运动员腾空阶段肢体运动学比较
6.2 不同水平运动员途中跑的支撑反作用力分析
6.2.1 途中跑支撑反作用力的一般特征分析
6.2.2 不同水平运动员支撑反作用力的差异及成因
6.3 不同水平运动员支撑阶段下肢肌肉功能特征分析
6.3.1 支撑腿下肢肌肉活动特征及不同水平运动员差异分析
6.3.2 摆动腿下肢肌肉活动特征及不同水平运动员差异分析
6.4 途中跑支撑阶段支撑摆动动作系统各环节的协同机制
6.4.1 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的系统观
6.4.2 支撑摆动动作系统的结构及各级动作元的作用分析
6.4.3 影响支撑摆动动作系统功能的主要运动学因素及其关系
7 讨 论
7.1 缓冲+蹬伸?——对短跑支撑技术本质特征的再认识
7.2 前支撑段人体可以加速?——对短跑动力过程的再认识
7.3 后蹬阶段最重要?——对前支撑段地位与作用的再认识
7.4 高重心跑?——对短跑支撑阶段重心高度的再认识
7.5 如何服从与服务上级动作元?——对膝与踝的技术与作用的再认识
7.6 伸膝后蹬力量?——对短跑关键力量的再认识
7.7 协调与均衡——短跑专项力量的分层结构及其组合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后记
《中国体育博士文丛》出版说明